上一篇: 冬季要防呼吸道混合感染 下一篇: 八段锦,流传千年的长寿操!每个动作堪比一...
分享到:
当前位置 : 资讯 > 管理
老年科医生忙不过来
2023-12-06
来源:生命时报
29810
0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增加、老年医疗服务需求扩大,老年医学科的建设随之加速。2017年,我国老年医学科设置率不足10%,但到2021年底,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设置率达53.4%。但与此同时,老年医学人才队伍短板明显。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陈峥说,我国老年人群普遍存在机体功能减退、合并多种慢病和自理能力下降等问题,如何更好地推进老有所医,是未来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受访专家: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  陈  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老年科副主任  魏雅楠

本报记者  钟财芬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增加、老年医疗服务需求扩大,老年医学科的建设随之加速。2017年,我国老年医学科设置率不足10%,但到2021年底,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设置率达53.4%。但与此同时,老年医学人才队伍短板明显。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陈峥说,我国老年人群普遍存在机体功能减退、合并多种慢病和自理能力下降等问题,如何更好地推进老有所医,是未来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病人多、接诊时间久

11月23日,北京迎来新一轮降温。早上不到9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老年科门诊大厅,就排满了前来就诊的患者。该院老年科副主任魏雅楠告诉《生命时报》记者:“现在,医院预约挂号管理系统显示,已有11名患者在候诊、有14个人挂完号还没到达分诊台。通常,在普通门诊出诊的两位医生一上午可接诊70~100人。昨天上午,普通门诊共接待134名患者。”

总体接诊量大,只是老年科医生日常繁重工作的一面。另一个现实问题是,他们面对的大多数老年患者都存在复杂的多病共存情况,使每位患者的接诊时间相对较长。魏雅楠表示,患者们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脏器功能下降、运动障碍等,也许已在不同医院的各科室看过病,常常会带着一个复杂多样的治疗方案来到老年科。对医生来说,此时最关键的就是从整体角度提供临床诊疗思路,一步步抽丝剥茧、刨根问底。

“我们的问诊内容可能会从慢性疾病状况、脏器功能评估,延展到认知、睡眠、多重用药等问题。基本目标是梳理出治疗主线,也就是从整体角度寻找可精简或优化之处,帮患者排除治疗方案中的重复或干扰因素,明确最佳执行方式。”魏雅楠说,不少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听力或认知功能下降问题,在就诊时会产生沟通障碍。老年科医生为了更好地评估病情,接诊一位患者可能要花几十分钟。

近些年,老年健康服务需求攀升,使老年科医生们的行程愈发忙碌。除了日常出门诊、治疗与管理住院患者,以及参与教学科研、学科研讨交流与学术会议等之外,他们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健康促进工作之中,如开展科普讲座、做义诊、编写科普书籍、和媒体合作推进疾病健康管理方案等。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前一天晚上,魏雅楠还受邀参与了一场科普直播。

与繁忙工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年科医生数量普遍不足。2019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出台《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下称《指南》),其中提出老年医学科每张病床应当配备0.3名及以上医师、0.6名及以上的护士。但根据2023年4月发表的一项针对重庆市174所医院的调研显示,老年医学科每床仅配置医生0.14名、护士0.28名,远未达《指南》标准。从全球范围来看,多国都存在老年医学人才不足现象。不久前,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刊发文章称,从理论上说,每位老年科医生应照顾不超过700名患者,但目前美国老年科医生与老年患者的比例为1∶10000。

人才培养周期长

我国从1999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至今已有20余年。预计到2035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数量的30%左右。“但一直到近几年,老年医学科建设才提上国家议程。”陈峥认为,我国老年科医生缺乏的首要原因在于学科发展历程短、积淀不足。2019年,《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对老年医学科建设提出要求。后者提出,“设置老年医学科的综合医院应当取得相应的诊疗科目资质,科室名称为老年医学科。有条件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截至2021年底,全国设有老年医学科的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达4685个,其中有不少是在内科等其他科室挂牌。

陈峥称,虽然部分地区如北京,在十多年前就有了老年医师职称,但该学科在各省市的发展情况参差不齐。在国家提出相关倡议和目标后,老年科医生的角色定位才逐渐明确。当前,一名老年专科医生培养基本遵循“5+3+X”模式,即需要经过5年大学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加上2年及以上专业医师规范培训。“学科尚处于新兴状态,老年医学人才培养周期又相对漫长,医务人员数量自然不足。目前,老年科医生多转自其他科室,尽管从各级卫健委到各级学会都在加大培训力度,然而‘欠账’多,还需持续努力。”陈峥说。

此外,现行激励机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老年医生队伍扩充。魏雅楠认为,老年医学科的社会效益高,但经济效益相对较低,使得老年科医生的价值不能充分体现。未来,如何将现行诊疗收费价格体系、综合医院运行机制与学科特点结合,进行分层推动,是老年医学科发展需要破解的重要问题。

三措并举助力发展

“数据显示,我国78%以上的老年人至少患一种以上慢性病。随着预期寿命增加,老年人的医疗需求将进一步释放。”陈峥表示,当下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与老年科医生数量之间存在矛盾,应给予足够重视。

重视医学人才源头培养。陈峥说,老年医学科医生的培养还需追溯到源头上来。无论是新毕业生的规培、专培,还是转行医生的短期培训、进修,教育部门和卫健委等都应关注并持续跟进,顺应学科与科室建设目标,做好医学教育的变革创新。魏雅楠说,在医学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中,可适时、适当融入老年医学科理念,为吸引人才打好基础。

强化继续教育和在岗培训。“我们不仅要注重老年科医师、全科医师的提升发展,还应关注护士、药师、营养师及治疗师等老年跨学科团队骨干的培养。”陈峥说,在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就会长期开展临床实践技能高级研修班等培训。魏雅楠也认为,为希望从事和正在从事老年医疗工作的医务人员提供专业培训,让其对核心理念和实操技能有系统的认知,更有利于扩充老年科人才队伍。具体可采取大医院牵头、多级医院共同培训的模式,为不同层级医疗机构包括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养老机构等,进一步做好老年医疗服务的分级与衔接,畅通沟通渠道。

加强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魏雅楠认为,要想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人才的培养与扩充落实落细,需要更多政策支持与引导,以优化专科诊疗收费体系,建立更有利于学科长期发展的配套运行机制。魏雅楠举例说:“在综合医院中,老年科医生除了做好本职医疗工作,也需要参与健康促进、技术指导等工作。如何通过医院绩效等方式对这些教学式医疗服务形成合理激励,有待进一步探索。”

“近些年医生看病都很‘专’,医学专业、医院科室越分越细。不过随着认识深入,人们愈发了解老年病涉及共病、失能、失智以及复杂的社会心理问题等,求医问药的思路不再停留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陈峥表示,伴随“全人、全程、多学科”治疗观的回归,社会对老年科医生的需求将进一步加大,老年医学的发展也将迎来新的机遇。▲


  
0 条评论
慢病界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E-mail:mbj@ncd.org.cn 京ICP备09085420号-2 法律顾问: 北京特派律师事务所 网站制作博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