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超过1.4亿,居世界首位,而治疗率及血糖达标率均不足50%。规律运动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身体成分及生活质量,有助于控制血糖、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在糖尿病患者的综合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生活方式干预的主要形式之一。
然而在现实的糖尿病患者管理中,不运动、运动不足、不正确的运动屡见不鲜,家庭医生在日常糖尿病患者管理中,应加强健康教育管理,指导糖尿病患者正确科学的运动方式,达到良好控制血糖的目标。
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指导,主要建议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的运动和注意事项:
一、运动类型
有氧运动
推荐的运动包括快走、慢跑、游泳和骑自行车等。这些运动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并能有效消耗血糖。每次运动建议持续30-60分钟,每周进行3-5次。
抗阻运动
如使用哑铃、深蹲、俯卧撑等,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基础代谢率,从而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每周进行2-3次,两次运动间隔至少48小时。
柔韧性训练
如瑜伽和伸展运动,有助于改善身体的灵活性和关节活动度,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
混合运动是指将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拉伸练习等不同类型的运动组合,以实现身体各部位协调发展。比如,在运动开始之前先进行10分钟的压腿、劈叉等柔韧性练习,再做有氧类运动调动心肺功能,如慢跑、跳绳、游泳、篮球、足球10分钟,然后做肌肉力量练习,如平板支撑、仰卧起坐、深蹲10分钟,最后以柔韧及平衡性运动做拉伸、整理,可选择瑜伽、打太极拳、平衡垫训练等,促进身体逐渐恢复至运动前水平。
运动强度以中等强度为宜,即运动时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70%(最大心率约为170减去年龄)。这样的运动强度既能有效消耗血糖,又不会对身体造成过大负担。
二、运动前后的注意事项
运动前
确保血糖在适当的范围内。如果血糖过高或过低,应避免运动。
运动时
建议在餐后40分钟到1个小时进行运动,这时血糖水平相对较高,运动不易导致低血糖。以最大限度减少血液中循环胰岛素,并为碳水化合物的消化提供充足时间,便于在运动中消耗。早餐后宜选择先有氧运动再抗阻运动,午餐后可调整为先抗阻运动再有氧运动。避免空腹状态和饭后立即运动。同时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脱水导致血糖升高。
可随身携带糖块、饼干等物品,以备不时之需。
运动后
立即测量血糖,了解血糖变化。适量补充温水或含钾、钠的饮品。
检查足部是否有损伤、水泡、发红或破损等情况,保持足部清洁干燥。
三、其他注意事项
发生以下几种情况禁止运动:合并各种急性感染;血糖>15毫摩尔/升合并血酮升高≥1.5毫摩尔/升;近期发生血糖<2.8毫摩尔/升或需要他人帮助的严重低血糖事件;不稳定的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或严重的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未控制的高血压;未经治疗的自主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以及有足溃疡或糖化血红蛋白浓度高于9%,病情不稳定时均禁止运动。运动前后进行适当的热身和整理活动。随身携带急救卡片、病情卡等,以便在运动中出现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求助。
通过规律的运动,糖尿病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风险,并改善整体健康状况。建议在开始新的运动计划前,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确保运动计划适合自身的健康状况。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在进行运动时,应遵循科学、合理的指导原则,确保运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适度的运动,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