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是12周岁以下孩子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持续发生会造成营养不良,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了解儿童腹泻的病因、症状及应对方法,能够帮助家长更好地防治儿童腹泻,确保孩子健康成长。
饮食不当是孩子腹泻主因
儿童腹泻的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个方面,后者又包括饮食不当、发育不全、气候变化等。
感染因素。肠道感染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及寄生虫引起,其中病毒感染较为常见。不同病菌引起的腹泻暴发流行期可能不同,比如诺如病毒感染高峰多见于寒冷季节,产毒性细菌感染多发生在夏季。此外,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或皮肤等感染,也可引起儿童腹泻。
饮食不当。这是儿童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家长可能会因为担心孩子吃不饱而过度喂食,导致食物在儿童体内大量堆积,无法及时消化,进而腹泻。此外,食物变质、过于生冷,或食用引起过敏的食物,也可能导致腹泻。
发育不全。儿童的消化系统发育尚不成熟,消化酶分泌较少且活力较低,对食物的耐受力较差。因此,当摄入食物的质和量发生较大变化时,儿童的消化系统可能无法适应,从而导致腹泻。
气候变化。天气突然变冷时,如果儿童腹部受凉,会增加肠蠕动,诱发腹泻。夏天天气过于炎热时,孩子体内消化液分泌可能减少,也会诱发腹泻。
症状多种多样
儿童腹泻虽然常见,但其症状可能因年龄、病因及病情轻重而异。
直观症状——大便次数增多。正常情况下,儿童每天的大便次数是有限的,一旦出现腹泻,大便次数会明显增多,甚至是平时的好几倍。
重要特征——大便性状改变。健康儿童的大便通常呈黄色或金黄色,质地较软,而腹泻时,大便可能变得稀薄如水,或者含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黏液甚至血液。
个体化差异——腹痛。部分孩子在腹泻时还可能伴有腹痛症状,位置多在脐周,有时也可能波及全腹。腹痛程度因个体而异,有的可能只是轻微不适,有的则可能疼痛难忍。
除了上述消化道症状外,腹泻还可能引发全身症状。例如,若腹泻导致水分和电解质丢失,儿童可能出现脱水症状,表现为口渴、尿量减少、皮肤干燥等。此外,腹泻还可能影响儿童的食欲和营养吸收,导致精神萎靡、体重下降等。严重的情况下,儿童腹泻还可能引发一些并发症,如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等,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预防重在调饮食、防感染
预防儿童腹泻的关键在于加强日常护理,提高抵抗力,避免感染病原体。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预防方法。
合理喂养。母乳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易于消化吸收,是婴儿成长最天然、最安全的食物。婴儿时期提倡母乳喂养,腹泻发病率会相对低一些。需注意,不要在夏季断奶,以免孩子因环境变化而出现腹泻。
按时添加辅食。不论是母乳还是奶粉喂养,都应按时、定量添加辅食,遵循从流质到半流质再到软食、固体食物的原则。添加过程中,要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待孩子习惯一种食物后再加另一种,切忌一次性添加多种食物。
消毒餐具。每天用热水烫煮、紫外线照射等方式对孩子的餐具进行消毒,并存放在干燥的储物柜中,避免污染。
调整饮食。夏季炎热时,不要给儿童吃过多高脂食物,以免加重肠胃负担。同时,要保证孩子饮食的多样性,做到营养均衡。
加强锻炼。适当的锻炼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降低感染疾病的风险。建议儿童平时加强户外活动,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避免不良刺激。日常生活中,应谨防过度疲劳、精神紧张或惊吓,以免影响孩子的肠胃功能。
加强体弱儿童护理。对于营养不良、佝偻病及病后体弱的儿童,应加强护理。家长在喂养时,不要将食物嚼烂后喂给幼儿,以免传播病原体。同时,要关注孩子身体状况,一旦发现腹泻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避免交叉感染。感染性腹泻极易传播,家长应保持居室环境卫生,定期消毒清洁,督促孩子勤洗手,减少病原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