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健康东坡,梦想同行 下一篇: 脑血管被堵塞后,身体会有4大反馈,要重视
分享到:
当前位置 : 资讯 > 热点
千里之外 掌控之中——“心血管病”实现远防近控管理
2018-12-28
来源:
13923
3
青岛市市北区自2011年开始,在全区范围内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展脑卒中和冠心病监测工作。通过多年的监测与数据分析,市北区居民冠心病的发病率始终处于高位,并有上升趋势。为了做好心源性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市北区卫计局联合辖区内市中心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心血管病馆淘路分院,并依托辖区“医联体”系统,精心打造心电网络建设,开展心源性疾病心电图的时时远程监控、诊断与治疗。 一、 主要做法 “心血管病”的远防近控,需要各项工作的齐头并进。青岛市市北区卫计局从组织机构保障、远程平台建设、会诊中心建设、基层医院建设等方面入手,充分保障心电网络的建设实施,打造便民惠民的民心工程。 1、组织架构建设。从2015年开始,市北区卫计局以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青岛大学附属心血管病馆淘路分院为中心,开始建立区域心电网络信息平台,并利用辖区“医联体”建设,实现心电网络与中心平台的数据双向通讯,达到“医联体”单位远程做心电图检查、远程病例会诊,综合医院近端提供快速诊断模型。目前,对下承担着青岛市六区4市及胶东半岛地区近200家基层医疗单位(含医养结合单位及养老院等)的动、静态心电图的会诊、培训和心血管危急症救治工作;对上连接北京、上海等国家级医疗中心,实现远程心电信息实时监护诊断、“院外指导、院内急救、整体治疗”,患者原地、原医院接受三级医院专家的远程诊断、专家会诊、治疗指导及针对基层的远程专业技术培训。 2、心电远程监护系统建设。辖区内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青岛大学附属心血管病馆淘路分院以心电远程监护系统移动互联网和终端设备为基础,致力于智能化、便携式、操作方便、价格低廉的方向发展,达到智慧医疗、远程医疗的作用。目前,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为中心、青岛大学附属心血管病馆淘路分院的网络、技术、研发和终端设备都以达到成熟和可靠程度。从实现心电图的数字化采集、记录、诊断、存储、远程会诊申请,到静息心电、动态心电、动态血压数据的数字化存储,以及医疗机构内信息的共享,各种心脏病数据统计。 3、数据利用与分析。远程心电的诊疗技术基于移动设备终端,在数字化医院建设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将现代移动终端作为切入点,将手机的移动便携性充分应用到就医流程中,使老百姓在社区、在基层医院就能享受到三级医院专家的贴心服务。院内心电网络系统利用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会诊,为社区医疗机构与会诊医院间实现实时远程心电诊断,诊断报告推送,紧急患者的危机值提醒。专家诊断小组,无论是在医院还是外出都可以通过手机、IPAD等智能终端,及时有效完成心电图诊断。应急指挥中心建立应急抢救流程,调度与管理紧急患者在家庭、社区医疗机构检查出的紧急情况,调配120急救车与中心医院急诊科的抢救绿色通道。 4、心电监测会诊方式。远程心电会诊方式:互联网传输、专线传输。中心监测处理心电图分类:常规心电图诊断、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检测诊断、动态心电图实时监测。远程医疗会诊方式:通过远程慢病管理平台,实施病历上传、下载,语音视频点对点或一点对多点的远程会诊。由各分中心协作专家向会诊中心提出会诊请求并上传病历,会诊中心将根据情况安排相关专业专家会诊。 二、主要成效 1、随着区域医疗协同平台的建立,区域心电网络系统的应用,社区心电图基础检查首诊、基本情况确定、申请会诊或转院实现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等制度可以得到更好的贯彻和执行,从而从整体上降低社会医疗成本,解决心脏病的初步筛查、初步诊断,紧急情况快速救治。实现了心血管疾病的早期筛查和风险评估。 2、通过区域心电会诊医疗协同平台执行分级医疗、双向转诊之后,“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应用目标得以实现,从而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心电网络系统的应用建立起心电数据知识库系统,提高医疗质量,帮助社区医师的成长,使社区首诊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同时使心血管急重症的及时、正确的诊断,绿

  

青岛市市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科  王康

 

青岛市市北区自2011年开始,在全区范围内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展脑卒中和冠心病监测工作。通过多年的监测与数据分析,市北区居民冠心病的发病率始终处于高位,并有上升趋势。为了做好心源性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市北区卫计局联合辖区内市中心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心血管病馆淘路分院,并依托辖区“医联体”系统,精心打造心电网络建设,开展心源性疾病心电图的时时远程监控、诊断与治疗。

 

一、  主要做法

 

“心血管病”的远防近控,需要各项工作的齐头并进。青岛市市北区卫计局从组织机构保障、远程平台建设、会诊中心建设、基层医院建设等方面入手,充分保障心电网络的建设实施,打造便民惠民的民心工程。

 

1、组织架构建设。从2015年开始,市北区卫计局以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青岛大学附属心血管病馆淘路分院为中心,开始建立区域心电网络信息平台,并利用辖区“医联体”建设,实现心电网络与中心平台的数据双向通讯,达到“医联体”单位远程做心电图检查、远程病例会诊,综合医院近端提供快速诊断模型。目前,对下承担着青岛市六区4市及胶东半岛地区近200家基层医疗单位(含医养结合单位及养老院等)的动、静态心电图的会诊、培训和心血管危急症救治工作;对上连接北京、上海等国家级医疗中心,实现远程心电信息实时监护诊断、“院外指导、院内急救、整体治疗”,患者原地、原医院接受三级医院专家的远程诊断、专家会诊、治疗指导及针对基层的远程专业技术培训。

 2-1.jpg

2、心电远程监护系统建设。辖区内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青岛大学附属心血管病馆淘路分院以心电远程监护系统移动互联网和终端设备为基础,致力于智能化、便携式、操作方便、价格低廉的方向发展,达到智慧医疗、远程医疗的作用。目前,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为中心、青岛大学附属心血管病馆淘路分院的网络、技术、研发和终端设备都以达到成熟和可靠程度。从实现心电图的数字化采集、记录、诊断、存储、远程会诊申请,到静息心电、动态心电、动态血压数据的数字化存储,以及医疗机构内信息的共享,各种心脏病数据统计。

 

3、数据利用与分析。远程心电的诊疗技术基于移动设备终端,在数字化医院建设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将现代移动终端作为切入点,将手机的移动便携性充分应用到就医流程中,使老百姓在社区、在基层医院就能享受到三级医院专家的贴心服务。院内心电网络系统利用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会诊,为社区医疗机构与会诊医院间实现实时远程心电诊断,诊断报告推送,紧急患者的危机值提醒。专家诊断小组,无论是在医院还是外出都可以通过手机、IPAD等智能终端,及时有效完成心电图诊断。


应急指挥中心建立应急抢救流程,调度与管理紧急患者在家庭、社区医疗机构检查出的紧急情况,调配120急救车与中心医院急诊科的抢救绿色通道。

 

4、心电监测会诊方式。远程心电会诊方式:互联网传输、专线传输。中心监测处理心电图分类:常规心电图诊断、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检测诊断、动态心电图实时监测。远程医疗会诊方式:通过远程慢病管理平台,实施病历上传、下载,语音视频点对点或一点对多点的远程会诊。由各分中心协作专家向会诊中心提出会诊请求并上传病历,会诊中心将根据情况安排相关专业专家会诊。

 

二、主要成效

 

1、随着区域医疗协同平台的建立,区域心电网络系统的应用,社区心电图基础检查首诊、基本情况确定、申请会诊或转院实现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等制度可以得到更好的贯彻和执行,从而从整体上降低社会医疗成本,解决心脏病的初步筛查、初步诊断,紧急情况快速救治。实现了心血管疾病的早期筛查和风险评估。

 

2、通过区域心电会诊医疗协同平台执行分级医疗、双向转诊之后,“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应用目标得以实现,从而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心电网络系统的应用建立起心电数据知识库系统,提高医疗质量,帮助社区医师的成长,使社区首诊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同时使心血管急重症的及时、正确的诊断,绿色通道的开放,为病人提供了最佳的就医路径。


 2-2.jpg


3、远程心电网络定期的培训和远程沟通,为基层医疗单位提供了及时、准确、优质的服务和支持,大大提高了基层单位的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水平,危急重症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同时也减少医患矛盾的发生。

 

三、心得体会

 

1、远程心电网络建设形成立体式和开放式平台。为医疗机构提供一个高效的工作平台,利用专业医疗机构来完成对基层心血管疾病的管理。通过网络体系,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解决基层优质资源不足的问题。

 

2、远程心电网络建设有利于健康数据的采集。利用便携式生理参数采集设备,通过平台实现日常家居的数据采集、传输、管理问题,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筛查和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3、远程心电网络建设为基层医疗单位提供了技术支持,打造了畅通的“院前-院内急诊-导管室”的“绿色通道”,最大程度减少患者的治疗延误,提高抢救成功率和降低死亡率。


来源    第九届中国慢病管理大会征文汇编


  
0 条评论
慢病界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E-mail:mbj@ncd.org.cn 京ICP备09085420号-2 法律顾问: 北京特派律师事务所 网站制作博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