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区春晓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刘建勇
北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顾锋
“李医生,你帮忙我看看最近的血糖怎么样了?我好像人有点不舒服。”糖尿病患者王大妈又跑到村医李医生这里来了,这是她这个月第二次来测血糖了。因为她家离村医不到200米,所以非常方便,经常来这里测测血压、测测血糖,还不收费,偶尔心情不好了,还能谈谈心、拉拉家常。她遇人就说:“李医生服务态度又好、诊治水平也高,小毛小病的这里看看还真方便。”
春晓街道地处农村,服务中心专业管理人员少、医生整体专业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农村慢病人群依从性不高、管理时间又不对称,这些都给服务中心的慢病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一、建一、二级网络,搭基础平台
2015年,针对中心参与慢性病管理医务人员短缺的情况,中心聘请7位乡村医生以及社区服务站全科医生组成慢病防控一级网络,负责慢病人群日常随访工作;二级网络由中心全科医生组成,负责慢病人群的诊间随访工作,并对一级网络上报控制不满意人群进行管理指导。
二、建三级网络,提整体水平
2017年,中心成立了慢病管理工作室,并邀请宁波市一院心内科专家担任工作室首席顾问,初步建立了三级网络,负责二级网络全科医生上转的慢病患者诊治、宣教、管理工作。这项举措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患者吸引力和信任度。
三、建章立制,明确职责
中心制定了一套规范适用的慢病管理流程:在慢病随访管理工作中,一级网络按村、社划分慢病管辖区域,每人管理人群控制在500人以内,以集体随访、门诊随访为主,依托各村社老年协会每月定期两次集中测量血压、血糖开展工作。利用他们服务便利、时间便利、易于沟通的优势,开展慢病人群的日常随访干预工作,并按规范填写中心自行印制的《高血压、糖尿病随访登记本和患者服务记录册》,对于随访过程中有血压、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患者上转至中心全科医生处就诊。患者服务记录册并交由患者自行保管,记录了患者每次所检测的血压、血糖数据,以便患者随时了解自身情况,引导患者主动参加管理,大大提高了患者自我管理意识,提升患者的依从性以及基础随访资料的真实性;
二级网络负责完成门诊病人的随访管理和上转患者的诊疗工作,在门诊工作平台安装强制随访软件,提高随访规范性和真实性,并针对一级网络上报的控制不满意人群进行进一步随访管理,包括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服药调整、健康教育等。对通过以上措施仍控制不满意患者,转诊至三级网络诊治管理, 其中对家庭医生签约患者实施优先预约,优先服务等政策;
市、区及专家负责慢病管理工作室的专家门诊工作,对二级网络全科医生上转的慢病患者进行诊治和管理,并通过点对点、师带徒的培训方式,对一、二级网络的全科医生进行带教和业务培训,其中带教医生三月一轮,每月定期开展慢病管理知识培训,通过学习力求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慢病管理团队。除对管理人员开展培训外,每月由市级专家对就诊患者开展宣教工作,组建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提升自我管理意识,提高自我管理水平。
四、落实绩效,强化考核
凡是工作、必有计划;凡是计划,必有结果;凡是结果,必有责任;凡是责任,必有检查;凡是检查,必有奖惩。中心严格按照“五个凡是”工作方法。年初制定了慢病管理项目的质量绩效考核方案,这是大家去做慢病管理工作的关键和最大吸引力。由社区办总负责,每月底对各团队,各责任人抽取所管理目标人群的10%进行质量考核,按项目考核落实绩效奖惩,限期落实整改。并把考核奖惩结果严格在绩效分配中落实和兑现,最终通过项目考核、绩效刺激让医务人员学会怎么去做慢病管理工作,愿意去做慢病管理工作,真正体现绩效杠杆、多做多得的效果。慢病管理工作的精细考核和落实绩效情况。
五、全面运行,初现成效
自2017年慢病管理三级网络成立运行以来,中心慢病管理工作得以全面开展,主要包括下几方面:
1、一级二级网络管理慢病诊治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促使更多的慢病人群到中心就诊,推进了基层首诊、上下联动、分级诊疗的落实;管理网络深化了签约管理提高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同时家庭医生签约工作也增加了一二级慢病管理网络的便利性;进一步深化了家庭医生服务工作的内涵。
2、由市一院专家和区人民医院专家组成的第三级网络成效最为突出,对于门诊以及二级网络上转的控制不满意患者,通过针对性的调整、管理后病情得到较好的控制,同时专家的带教和患教也获得了很好的反响。
3、辖区内慢病患者管理依从性、规范性得到较大幅度提升,核查真实高血压规范管理率从2014年的44.14%提升到2017年的61.27%,真实血压控制率从2014年的41.00%提升到2017年的50.95%;核查真实糖尿病规范管理率从2014年的47.50%提升到2017年的63.30%,真实血糖控制率从2014年的36.14%提升到2017年的46.82%。
六、不忘初心、继续推进
今后,我们将不忘初心、继续完善慢病管理三级网络,深化管理模式,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慢病管理能力;深入挖掘中心特色科室丁氏中医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利用中医体质辨识、中医健康教育、中医适宜技术、中医验方等对慢病患者进行针对性诊疗和康复管理,探索提升中医药参与慢病管理服务的潜力,形成中医药参与慢病管理新的特色;继续推进社区慢病管理三级网络及分级诊疗工作,从而引导更多的社区慢病人群到基层医疗机构首诊,为慢病人群提供更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进一步提高慢病人群的管理控制水平,提升慢病管理服务能力,提高群众满意度。
来源 第九届中国慢病管理大会论文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