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无声杀手”,糖尿病带来的并发症较为隐蔽,且悄无声息地危害全身,发现时往往为时已晚。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刘喆隆介绍,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水平下,会伤害全身所有血管,引发病变。据估算,若患糖尿病5~10年未经正规治疗,各个器官就会相继出现慢性并发症,治疗效果也将大打折扣。因此,生活中要留意下面几个信号,提高防病意识。
皮肤瘙痒麻木
短期血糖上升会引起体内白细胞功能下降,抵抗力弱,容易发生感染,如尿路感染、阴道炎等,可能出现外阴瘙痒症状;如果糖尿病病程已久,在脚趾、手指、足底等肢体末端,可能会出现虫子爬行或类似电流的瘙痒麻木症状,这时就需警惕糖尿病引起的外周神经病变。
视力变差
高血糖会损伤视网膜内的微小血管,引起渗漏或出血,之后视网膜会代偿性地长出异常的新生血管,这些新生血管更容易发生渗漏或出血,导致糖友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目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现已成为我国50岁以上人群的重要致盲眼病之一。刘喆隆建议,2型糖尿病患者初次确诊时要进行全面的眼底筛查,此后应根据病情,每年至少复查一次。
心慌、头晕
在疾病早期,糖友体内胰岛素的延迟分泌可能导致低血糖,表现为心慌、手抖、头晕、出冷汗等症状,补充糖分后能缓解。对于患病已久的糖友来说,血液中的糖分不断损伤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周而复始,导致全身各处血管狭窄、堵塞,进而造成冠心病、脑卒中、脑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这些疾病早期也会出现心慌、头晕、恶心等症状。
体重下降
“掉秤”是2型糖尿病典型表现之一。这是因为糖友体内血糖太高,多尿、失水后体重降低;由于糖友胰岛功能不佳,葡萄糖分解出现障碍,机体只能分解脂肪和蛋白质,导致体重减轻。刘喆隆提醒,糖友正常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应保持在18.5~24,如发现短时间内体重下降快,有并发其他疾病的可能,应到医院做相关检查。
脸部水肿
正常情况下,肾脏能发挥“过滤”作用,保留体内蛋白,将有害物质通过尿液排出。但肾脏血管病变后,肾脏的“筛眼”会变大,体内有用的蛋白就被漏掉了,表现为尿液中的蛋白增加。体内白蛋白减少了以后,血管里存不住的水分就会“跑”到皮下组织里,因此,肾脏受损的糖友大多会出现眼睑、面部的水肿,在早上起床时尤为明显。
频发低血糖
与高血糖相比,低血糖往往更加凶险,在短时间内使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昏迷。刘喆隆提示,一定要关注低血糖出现的原因,例如规律服药后出现低血糖,应告知医生以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提醒大家不要迷信糖尿病保健品的效果。有些糖友听信过分夸大降糖功效的保健品广告,偷偷用保健品代替降糖药,常引发夜间低血糖,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建议糖友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保健品,出现低血糖及时就医。”刘喆隆说。
呼气带烂苹果味
在分解脂肪以供给能量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酮体并在体内积聚,使糖友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头晕、意识障碍等症状,且呼出的气体带有烂苹果味,这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的典型症状,常见于胰岛功能差的1型糖友或中断用药、严重感染的2型糖友。刘喆隆说:“最重要的是要准确识别并尽快就医,大多数糖尿病酮症的患者经过及时诊治,能够转危为安。”
总之,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系统诊治,定期复诊,有效控制病情,才能预防或延缓各种并发症。因此,糖友应尽量保持自己的血糖在正常范围,关注身体发生的细微变化并定期检查,做到早监测、早发现、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