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现代高发的一种慢性疾病,据统计,目前我国高血压人数已经达到3亿。长期血压过高会对身体重要的靶器官造成影响。所以,诊断高血压后需要及时控制血压水平。
其中,降压药就是控制血压的关键手段,但很多人在用药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用药情况,导致血压不能有效控制。
今年57岁的孙老是一名退休职工,患有多年的高血压。2年前出现一次心梗,医生为其植入心脏支架后,恢复良好。出院时,医生嘱咐他按时吃药,如果没有不适症状也不要停药,定期复查。
但是出院后,孙老在和朋友一起打牌时打听到别人吃的降压药很便宜,是硝苯地平片,2块钱能买100片。他内心开始犹豫了,过了1年,他觉得不适症状也消失了,就把医生开的氨氯地平给停了,改成硝苯地平片,而且期间都没有主动去监测血压水平。但是换药后,血压并没有降下来,反而逐渐飙升,半年后孙老再次心梗入院。
高血压与心梗是一对“好兄弟”
长期血压升高,会不断破坏血管内皮细胞,造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坏”胆固醇)沉积在破损处,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导致冠心病的发生。当内皮破裂,斑块脱落进入血液,就会引起血栓,造成急性心梗的发生。所以,高血压对于心肌梗死的发生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得了心肌梗死后,更要严格控制血压水平,血压的控制目标应该低于140/90mmHg,如果能进一步耐受,应该降低至130/80mmHg。但也不是越低越好,对于 65岁以上老年患者常有动脉粥样硬化现象存在,一般不要求血压降得过低,以免造成头晕等低血压的情况发生。
降压药需要对症下药
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有5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CCB)、利尿剂等。每一种降压药都有适应症,高血压患者要根据自己的病情对症下药。
①β受体阻滞剂也就是洛尔类,主要是通过抑制肾上腺素受体,来降低血压,同时还可以减弱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肌耗氧量,是治疗心衰的基础药物,适用于运动性高血压以及同时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患者。
②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从而降低血管紧张素Ⅱ的产生,起到扩张血管、降血压的功效,还有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尿蛋白的作用,适用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的患者。ARB类药物与ACEI类似。
③利尿剂通过增加尿量的排出减少血容量,减轻心脏的负荷来降压,适用于老年肾功能不全同时合并钠水潴留的患者。
④钙离子拮抗剂(CCB)通过阻断钙离子进入心脏和血管的组织细胞,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心律不齐及与心绞痛相关的胸痛。
从上面来看,每种药物都有自己的适应症,虽然都是高血压,但是由于合并的疾病不同,用药的选择也是不同的。高血压患者最靠谱的吃药方式不是问同伴,而是听医生的话,坚持降压药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