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所有的冠心病、心肌梗死,都是蓄谋已久 下一篇: 做造影前,心脏病患者必须知道的3件事
分享到:
当前位置 : 科普 > 疾病防治
服用阿司匹林容易脑出血,有啥办法把风险降低吗?
2020-11-24
来源:神外医生张伟
10928
0
阿司匹林是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重要药物之一,和他汀类药物一起被称为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两大基石,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泛

  

阿司匹林是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重要药物之一,和他汀类药物一起被称为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两大基石,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泛。但是朋友们对它的诟病也很多,主要因为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引发出血,阿司匹林的出血风险是否真有那么高呢?可不可以通过一些办法有效地降低出血风险呢?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这方面的话题。

阿司匹林为何会被人们广为诟病?

作为一个普通的病人,可能意识不到阿司匹林的发明在临床上有多么伟大的意义。阿司匹林被誉为三大经典的药物之一(另外两种药物是青霉素和安定)。目前,阿司匹林仍作为临床一线用药,主要是应用在心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上,仍然没有其他的药物可以取代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中需要长期应用,张医生体会是:越是需要长期服用的药物,朋友们对它的误解就会越多,这是所有需要长期服用的药物的宿命。很多朋友都会认为阿司匹林不能吃,一旦吃上了之后就停不下来。还会引发出血,最终会导致人财两空。其实这些观念是错误的。

朋友们不知道的是:阿司匹林被医生们誉为天选之子,它在心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中无可替代。它的主要作用有:

抑制血小板功能,防止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

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可以抑制血管内皮炎症,稳定动脉硬化斑块,防止其脱落。

阿司匹林还有抑制血管重构(朋友们可以理解为小动脉的内径变细)的作用,防止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对心、脑、肾、眼等重要器官的损害。

阿司匹林对脑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还是有非常大的好处的,但是,阿司匹林其导致出血的风险也是不可小觑的,那么在服用阿司匹林的时候,只能冒着出血的风险束手无策吗?其实这也不是绝对没有办法的。

如何做才能有效地减少阿司匹林的出血风险?

通过长期对服用阿司匹林后导致出血的朋友的研究表明,这些朋友都有明确的高危因素,如果将这些高危因素控制好,那么服用阿司匹林的朋友患出血性疾病的几率就和正常人非常接近了。

所以,为了减少服用阿司匹林出血的风险,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有效控制慢性疾病:这些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这些慢性疾病,都会导致动脉硬化,增加血管的脆性,容易引发出血。对患有这类疾病的朋友一定要严加控制,血压需要控制在140/90以下,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4.1,总胆固醇小于6.2。有效地控制这些因素就可以大量地减少脑出血的风险。

严格控制阿司匹林的摄入量: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起效范围是在75毫克-150毫克之间,超过150毫克并不能有效的增加其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疗效,反而会大大地增加出血的风险。反之,如果把阿司匹林的每日摄入量控制在100毫克以下,在没有其他危险因素的前提下,其患脑出血的几率与未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群非常接近。所以,有效地控制阿司匹林的摄入量,也是预防出血的一个重要对策。现在国内大多采用100毫克阿司匹林,每日一次口服,是符合这个安全剂量的,朋友们不用过度担心。

保持健康生活:保证充足的睡眠,坚持低盐、低脂、低热量饮食,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戒烟戒酒,才可以保证内分泌的稳定,有效地降低生活上不良因素上对我们血管的影响,从而减少出血的发生几率。

消除出血的风险:高出血风险人群必须将出血风险纠正之后方可用阿司匹林,高出血风险人群包括正在使用增加出血风险的其他药物(如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物),胃肠道出血、消化道溃疡或其他部位出血病史,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肝病,慢性肾病4~5期,未根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未控制的高血压等。这类朋友在服用阿司匹林前需要先把高危因素调整好之后,再服用阿司匹林,避免服药时出现脑出血等不良并发症。

以上罗列的这些高危因素在服药前如果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就可以将出血风险大大地降低,有利于提高朋友们的用药安全。

总之

阿司匹林的出血风险是用药的朋友们非常担心的,实质上,很多危险因素可以大大的提高阿司匹林的出血风险,如果把这些高风险因素进行有效地控制,阿司匹林出现出血的风险就会大幅度降低,这些因素包括有效控制基础疾病、采用安全的剂量、保证健康生活来消除出血风险。


  
0 条评论
慢病界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E-mail:mbj@ncd.org.cn 京ICP备09085420号-2 法律顾问: 北京特派律师事务所 网站制作博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