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冬天小心这种“致命感染”!临床上50%以上的老人因它离世,两类人尤其要注意! 下一篇: 最全“食物嘌呤表”来了!会吃的人不担心尿...
分享到:
当前位置 : 科普 > 疾病防治
血液黏稠就是血脂高吗?听听专家怎么说
2020-01-14
来源: 慢病管理网
10323
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脂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并趋向年轻化。血脂异常导致心血管病的重要因素,控制血脂可以预防冠心病、高血压、脑中风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脂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并趋向年轻化。血脂异常导致心血管病的重要因素,控制血脂可以预防冠心病、高血压、脑中风等。

血液黏稠就是血脂高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陈立颖:血液黏稠是老百姓对血脂增高的俗称。然而临床上并没有血液黏稠这个诊断。

  与其类似的概念是血液黏滞度,是一个反映血液流变学的指标,主要与血液中红细胞、血小板数量和变形能力有关。

血脂高不高,有个指标很重要

  南京鼓楼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徐标教授:血脂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磷脂等类脂,而胆固醇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俗称“坏”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俗称“好”胆固醇)之分。

  其中,“坏”胆固醇升高危害最大,是血脂检查的重要参考指标。它会在血管里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斑块不断增大,使动脉逐渐狭窄甚至阻塞,就会引起心绞痛、心肌缺血等病。如果这些斑块突然破裂脱落,更会迅速堵塞血管,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俨然一枚枚埋在人们体内的“不定时炸弹”。

  常应酬的“精英”、喜欢动物内脏的“吃货”、不爱运动的“宅族”、嗜酒如命的“醉翁”,这4类人出现高血脂的风险较高。

  其中,火锅、烧烤在美食界的江湖地位难以撼动,动物肾(腰花)、肝、脑、心等随之成了餐桌的常客,这给血脂升高带来了隐患。

640.webp (1).jpg

  动物内脏中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如100克猪脑的胆固醇含量就高达2000毫克,比《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的每天300毫克多了近6倍。

  此外,吸烟、肥胖、绝经以后的女性和40岁以上的男性,有心血管病家族史者,都是高血脂的高发人群,应关注血脂水平,一旦确诊积极配合治疗。

降脂药不能太随意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张海澄:想控制好血脂,既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见好就收”,是否需要用药、用哪种药、使用剂量、何时用药等均应严格遵医嘱。

  并非所有血脂异常都需要服药。例如,甘油三酯作为一项重要血脂参数,其化验单上的“正常范围”通常为1.7mmol/L以下。但由于甘油三酯受饮食和运动影响较大,心内科医生对它的要求不像对胆固醇那样严格。

  一般来说,不超过2.26mmol/L无需用降脂药,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调整,3个月后复查,若甘油三酯水平仍明显增高,才会考虑用药。

  患有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死的人,对胆固醇水平的管控要更严一些,无论化验结果如何,均应服用他汀类药物以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防止进展。

  他汀是血脂异常药物治疗的基石,不仅能降低总胆固醇和“坏胆固醇”,轻度提升“好胆固醇”,还具有稳定或逆转斑块的作用,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防止血栓形成。

两个时期,女性血脂易亮红灯

  中国中医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徐浩教授:女性由于生理的特殊性,在两个时期容易血脂异常。

  1.更年期

  大部分女性在50岁左右进入更年期,更年期对于女性的生理和心理都带来不小的挑战,除了常见的睡眠质量变差、情绪不稳定、易急躁等问题之外,在密布全身的血管里,还有一件更严重的事情,那就是更年期女性失去了雌激素的保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数值很容易上升,这样就容易导致血脂异常的发生。

  2.孕期

  女性怀孕时,由于体内的激素浓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会影响体内的血脂代谢。若孕期甘油三酯显著升高,一定别掉以轻心,治疗不及时会引起孕妇患上急性胰腺炎,可能引起胎儿死亡,甚至危及自己的生命。所以,孕妇出现严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应及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调脂治疗。

  此外,肥胖、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久坐不运动、吸烟、酗酒、暴饮暴食、偏食、饮食不规律以及精神紧张、压力过大等都可能引起血脂异常。

640.webp (2).jpg

降脂药不会引发脑出血

  河南省中医院脑病科主任中医师王育勤:在门诊上,当给高血脂患者开降脂类药物时,有些患者说降脂药会造成脑出血,拒绝服用。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引起脑出血的主要原因是高血压、动脉硬化,而高血压、动脉硬化多是因高血脂症导致的,因此治疗应从根本上降血脂、降血压、抗动脉硬化。

  降血脂类药物多用的是他汀类药物,主要是用来调整患者的胆固醇、低密脂蛋白胆固醇浓度,使其降到正常范围内,除了调整血脂外,还可以减缓和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因此有稳定动脉软斑块、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抗炎等方面的作用。

  这些因素都有利于改善血管弹性,对治疗、防范脑出血、脑梗死有积极的意义。

  

  来源:人民网、搜狐健康

  编辑:王强

  校对:高雅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条评论
慢病界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E-mail:mbj@ncd.org.cn 京ICP备09085420号-2 法律顾问: 北京特派律师事务所 网站制作博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