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春食它健脾养肝、杀菌抗炎 错过要再等一年 下一篇: 打了HPV疫苗就不用再筛查?
分享到:
当前位置 : 科普 > 健康生活
甲状腺病了,全身不舒坦
2025-03-31
来源:生命时报
5555
0
甲状腺形似蝴蝶,位于颈部气管两侧,是人体最重要的腺体之一。它虽然重量仅有20~30克,却是掌控全身新陈代谢的“主控制器”。近日,《中华全科医师杂志》刊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务人员综述文章指出,一旦甲状腺出现故障,心脏、大脑、骨骼等都可能陷入危机。

  

受访专家: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施秉银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内科副主任医师  张  杨

本报特约记者  李珍玉

甲状腺形似蝴蝶,位于颈部气管两侧,是人体最重要的腺体之一。它虽然重量仅有20~30克,却是掌控全身新陈代谢的“主控制器”。近日,《中华全科医师杂志》刊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务人员综述文章指出,一旦甲状腺出现故障,心脏、大脑、骨骼等都可能陷入危机。

女性患者约是男性3倍

甲状腺值守在颈部要塞,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把控着各器官、组织的正常运转。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内科副主任医师张杨表示,甲状腺个头虽小,功能却很强大,主要负责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包括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T3(FT3)、游离T4(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等,它们共同促进生长发育,调节新陈代谢,影响心血管、消化、神经等几乎所有系统。与此同时,甲状腺也很脆弱,容易受到不健康生活方式、辐射、压力、情绪、病毒感染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功能或形态出现异常。

张杨介绍,绝大多数甲状腺疾病没有症状,许多患者都是在体检中查出的。其中,以甲状腺结节最为多见,这与高分辨率超声在体检中广泛应用有很大关系。研究发现,2%~65%的普通人群可检查出甲状腺结节,大多为良性,无需过度担心,只要定期检查随访即可。不过,也有8%~16%为恶性,鉴别结节良恶性是诊治的关键。在美国,约1.2%的人诊断为甲状腺癌,过去40年甲状腺癌发病率增加了313%。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同样不容乐观,过去30年增加了289.6%。

临床上,常见的甲状腺疾病还有甲亢和甲减。甲亢是由于甲状腺激素过度合成和分泌过多引起的甲状腺毒症。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是甲亢最常见的诱因,约占甲亢所有类型的80%,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导致免疫系统紊乱,刺激甲状腺滤泡细胞增生,分泌过量甲状腺激素,促使甲状腺功能亢进。同时,甲亢还受到年龄、性别、碘营养状态等因素的影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临床甲亢患病率为0.78%,多见于女性,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高峰在30~60岁,患者会出现脖子肿大、眼睛突出、怕热、易怒、食欲亢进等表现。

甲减则是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减少所致。研究显示,我国成年人临床甲减患病率为1.04%,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且随着年龄增长而显著升高,65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达19.87%。甲减病因复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是最常见病因,甲状腺手术、放射性碘治疗、药物、先天性基因异常也可导致甲减。患者会出现乏力、易疲劳等表现。

总体来看,甲状腺疾病女性患者约是男性的3倍。张杨分析,甲亢之所以更“青睐”女性,与三方面因素有关:一是受遗传因素影响;二是女性在青春期、妊娠期、哺乳期、月经期、更年期等阶段,激素水平波动,从而过度刺激甲状腺;三是女性的情绪更易波动,会干扰内分泌水平,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增加患病风险。

发病隐匿,危害性大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表的综述提醒,甲状腺疾病发病隐匿且危害性高,一旦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将会引发全身一系列蝴蝶效应。

心脏易受损。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施秉银表示,心肌和血管内皮对甲状腺激素变化非常敏感,甲状腺激素过多会导致心脏快速、强有力地收缩,心肌对血液和氧气的需求明显增加,容易发生心肌缺血。甲状腺激素过少则会令心肌收缩力变弱,并导致心脏电活动生成及传导出现异常。

血糖不稳定。甲状腺激素又称“升糖激素”,对于甲亢患者来说,甲状腺激素过多会诱导胰岛素抵抗,造成糖代谢异常,进而推动糖尿病进程。甲减患者则会因基础代谢率降低,更易导致血糖、血脂双升。

骨代谢紊乱。施秉银介绍,骨骼的代谢、生长发育均需要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如果甲状腺激素过多,骨新陈代谢过快,成骨、破骨平衡被打破,容易造成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有些甲减患者则会因骨代谢变慢,增加骨折风险。

大脑反应慢。甲状腺激素可调控神经元的分化迁移、髓鞘形成以及突触生长。如果激素水平过高,神经系统会异常兴奋,干扰大脑正常功能,从而影响记忆和认知。反之,甲减患者脑细胞代谢变慢、交感神经不兴奋,会出现情绪低落、反应迟钝等表现。

生殖受影响。甲状腺与妊娠关系密切,甲亢、甲减都可导致女性月经紊乱,出现排卵障碍,进而引发不孕。甲状腺功能异常对男性的影响也很大,可能扰乱雄激素合成,导致精子活力低下,给孕育带来阻碍。

施秉银表示,甲状腺疾病还可能合并其他慢病,给治疗提高难度。比如,糖尿病与甲状腺疾病均是内分泌系统常见病,共病率很高,同时发生会令患者血糖更加难控,并增加酮症和心血管疾病等急性、慢性并发症风险。有些甲亢患者因长期处于高代谢状态,不仅会导致严重心衰,肝脏细胞也会变得肥大,发生脂肪变性,出现肝脏肿大,甚至伴有大量腹水。

风险人群定期监测

甲状腺疾病来袭,并非毫无预兆,张杨介绍了几个简单自查法。1.照镜子。从正面和侧面照镜子,看颈部两侧是否对称,脖子前边是否略微突出。2.用手摸。触摸颈部前部中间两侧,看是否有突出的小肿块。3.看症状。如果有心慌、失眠、消瘦、多汗、易急躁等症状,可能是甲亢;如果出现嗜睡、水肿、体重增加、皮肤干燥等表现,可能是甲减。若女性月经周期紊乱、经期短、经血量减少,要警惕甲亢;甲状腺激素过少,则会影响凝血功能,导致经血量增大、淋漓不尽、经期延长。

两位专家提醒,护好甲状腺就是在保护其他组织和器官,因此应做到三点,以防这只脆弱的“颈部蝴蝶”受伤。

少熬夜别焦虑。每天23点前上床睡觉,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快,焦虑、愤怒等情绪会使甲状腺激素过量分泌,导致甲状腺失控;心情压抑时可通过深呼吸、冥想、听歌、运动、倾诉等方式快速化解。

多运动控饮食。经常锻炼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降低疾病发生率;保持均衡饮食,碘摄入过多过少都不好,施秉银表示,我国从1994年开始实行食盐加碘政策,如今很少有碘缺乏患者,但不少人认为碘盐有害,不宜长期食用,其实如果医生没有特别提醒,仍可作为日常调味品使用;注意含碘药物或补剂的使用,比如盐酸胺碘酮、西地碘含片,甲状腺功能异常者需遵医嘱服用。

常体检排隐患。施秉银提醒,对于没有甲状腺疾病的人群,每年体检或间隔几年评估均可;伴有甲状腺风险因素者,如甲状腺疾病史(甲状腺癌、甲减、甲亢等)、家族史、老年、女性、特殊职业(放射作业等)、超重/肥胖、慢性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营养失衡(碘、硒、B族维生素、维生素D、铁等)、生活习惯不良(吸烟、饮酒)等,则建议定期检查,包括甲状腺功能、超声等项目,以便早发现甲状腺疾病隐患,及时干预治疗。施秉银表示,检查发现1厘米以下的甲状腺乳头状癌,若未迅速生长,随访观察即可,不主张过早进行活检。▲


  
0 条评论
慢病界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E-mail:mbj@ncd.org.cn 京ICP备09085420号-2 法律顾问: 北京特派律师事务所 网站制作博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