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三七功效之谜被破解 动脉粥样硬化药研发有了新依据 下一篇: 擅自停药有风险:夏季血压降低不等于高血压...
分享到:
当前位置 : 科普 > 疾病防治
忽胖忽瘦更伤心血管
2022-07-05
来源:生命时报
11237
0
肥胖、2型糖尿病和心衰是全球的主要健康负担,它们不仅会“各自为战”,有时还会“抱团取暖”,对人体左右夹攻。近日,《心血管糖尿病学》杂志刊登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身体胖瘦变化与心衰风险相关。与传统观念认为的“肥胖最伤心血管”不同,研究者发现,忽胖忽瘦比一直胖更危害心血管健康。

  

访专家: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心血管内科教授、主任医师 许顶立 本报记者 高阳

肥胖、2型糖尿病和心衰是全球的主要健康负担,它们不仅会“各自为战”,有时还会“抱团取暖”,对人体左右夹攻。近日,《心血管糖尿病学》杂志刊登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身体胖瘦变化与心衰风险相关。与传统观念认为的“肥胖最伤心血管”不同,研究者发现,忽胖忽瘦比一直胖更危害心血管健康。

研究共纳入4073名2型糖尿病受试者,评估了他们的体重指数(BMI)、腰围和体重变化。随访6.7年后发现,体重指数变化大与心衰事件风险高密切相关,且独立于传统风险因素和基线肥胖水平。研究者提醒,除了要注意体重指数的“绝对量”外,更要注意体重指数的“变量”,忽胖忽瘦可能比纯粹的胖瘦危害更大。2017年,美国布朗大学阿尔伯特医学院开展的一项研究也发现,体重反复会让上了年纪的女性突发心源性猝死风险增加3.5倍,冠心病死亡风险增加66%,体重稳定的女性,则没有发现风险增加。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心血管内科教授、主任医师许顶立表示,医学上使用体重指数,即BMI=体重(公斤)÷身高(米)2来衡量一个人的胖瘦程度。对中国人来说,BMI<18.5为体重过低,18.5≤BMI<24为正常,24≤BMI<28为超重,BMI≥28为肥胖。通常,BMI与早亡风险呈U型曲线关系,过胖或过瘦都会导致早亡风险增大。以往研究一直认为,胰岛素抵抗伴随肥胖而出现,瘦人的糖代谢异常是以胰岛素分泌异常为主体,与胰岛素抵抗关系不大。但越来越多研究发现,身体瘦弱人群出现糖耐量异常和胖人一样,也存在胰岛素抵抗和脂肪组织异常等问题。如果体重在短时间内变化幅度和波动过大,又会打破身体内分泌系统平衡,导致心血管收缩舒张功能异常,从而诱发心血管病。

另有研究发现,85%的通过饮食来控制体重的糖尿病患者,在5年内出现了体重反弹,甚至有1/3至2/3的患者增加的体重远超先前减少的重量。这种反弹不仅会降低循环瘦素水平和基础代谢率,而且会增加心血管病风险,产生胰岛素抵抗和进食障碍,并引起脂肪快速堆积。

许顶立建议,不要长时间人为干预减重,尤其是过度节食、吃减肥药等不健康的减重方式,这将给健康带来更多不利影响。通过均衡饮食和保持运动习惯,将体重维持在理想范围内,才是最好的“护心之道”。许顶立表示,健康的饮食模式必须包括:果蔬、豆类、全谷物,每周吃2~3次鱼;适量吃些坚果、禽肉、奶制品;少吃精制碳水化合物、加工肉类、盐、酒、甜饮料、油炸食品等。与此同时要多运动,每周至少安排3~5次中等及以上强度的运动,快走、慢跑、跳舞、游泳等都是很好的选择,有助于增强心脏功能,改善血管弹性,促进血液循环、脂质代谢,减少血栓形成,预防动脉硬化。有减肥需要的人可以适当增加运动量,以增强肌肉力量,降低胰岛素抵抗,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太瘦的人可以通过有氧运动和抗阻练习来增肌。需要提醒的是,有心脏疾病者运动应密切关注身体反应,如果运动后次日早晨感觉疲劳,运动中心率加快或减慢、血压异常、运动能力出现下降、因呼吸急促而不能自由交谈、面色苍白等,应马上停止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运动计划。临床上认为,合适的运动量应是运动后微微出汗、呼吸略快但感觉舒畅,无明显疲劳感,第二天睡醒后心率仍然稳定。


  
0 条评论
慢病界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E-mail:mbj@ncd.org.cn 京ICP备09085420号-2 法律顾问: 北京特派律师事务所 网站制作博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