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丨陈万青:这类“高危人群”需定期做癌症筛查! 下一篇: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丨关于肿瘤防控,个人可...
分享到:
当前位置 : 科普 > 疾病防治
这种癌一旦被发现,80%是晚期!“帮凶”居然这3种常吃的食物!
2020-04-23
来源:慢病管理网
15397
3
最新发布的《中国大肠癌预防和筛查白皮书》显示,我国肠癌发病和死亡率从30岁开始,到40岁~45岁以后迅速上升。

  

  最新发布的《中国大肠癌预防和筛查白皮书》显示,我国肠癌发病和死亡率从30岁开始,到40岁~45岁以后迅速上升。

  不仅发病率持续增高,中国的肠癌死亡率也非常高。新闻联播》主持人肖晓琳、35亿的商人王均瑶等均因肠癌去世。

肠癌有多常见

  如果说肠癌是个高发疾病,很多人不信。毕竟,平时听肺癌、胃癌、肝癌较多。

  但是,有一组数据您可千万别忽视——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最新数据显示,肠癌是我国大城市男性发病率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癌症。

  结直肠癌也是我国唯一发病率上升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每隔1.5分钟就有一个人患上此病。

  我国前五位肿瘤当中的四大消化系统肿瘤,除了结直肠癌以外,其他都在逐渐下降,趋势非常明显。

  更可怕的是,不管是年轻的白领还是50岁以上的老人都会成为高发人群,而且每3分钟就有1人死于大肠癌!

  即使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我国80%以上的结直肠癌仍然一经发现便是中晚期,治愈率非常低!若能早期发现,肠癌的治愈率将高达95%以上!那肠癌早期有哪些预警呢?

640.webp (1).jpg

早期症状不显眼

  肠癌的早期症状并不显眼,除了定期到医院做癌症筛查外。观察大便,成了发现肠癌的最直接方式!

  1.看排便

  肿块表面的糜烂会导致出血,因此,如果粪便中出现带有暗红色的血丝或者血性的黏液便,并且是持续出现,逐渐增多,那就要小心了。

  肿瘤本身可以分泌黏液,也有一些脱落的坏死细胞,再加上出血,就要高度怀疑恶性肿瘤了。

  正常排便带血,合并大便里边出现了一个凹槽,改变了大便的形状,高度怀疑是恶性肿瘤。

  如果大便中出现大量黏液、有出血,而且大便变细了,则可能是肿瘤生长把肠腔变窄,从而导致大便变细所致。

  溃疡性的炎症和恶性肿瘤都会形成黏液便,但是,如果出现形状改变的黏液便或黏液血便就要高度怀疑是恶性肿瘤了。

  2.看排便习惯

  恶性肿瘤会让排便变得越来越不规律,有可能是经常便秘,也可能是排便次数增多、排便不尽。

  3.看腹部是否有不适

  结直肠癌发病初期会出现腹部不适或隐痛,与排便相关。

  到了中晚期,可能会出现阵发性腹痛,此时腹部可能摸到包块或可见肠形,多伴有腹胀、呕吐、肛门不排气等肠梗阻表现。

  4.看体重

  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胃口下降、体重减轻,应及时就诊,查明原因,尤其是中老年人更应该注意。

  5.看状态

  排除了血液或其他疾病引起的贫血后,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虚弱症状时也要警惕肠癌。

  6.看排气

  放屁次数突然增多、屁臭,都可能是肠道出现问题。这是因为,肿瘤发生在直肠,即便肿瘤不大也容易发生阻塞,会引起放屁频频。而屁臭,可能预示着其中所含胺类物质(致癌物)增多。

这3类食物竟是“帮凶”

  结直肠癌发病率的上升和膳食结构有关系,其中,红肉摄入过多是导致大肠癌发病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这几种食物也是肠癌“帮凶”,医生从来不敢多吃!

  1.烧烤

  由于食物在用火烧烤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叫苯并吡的物质,这种物质被认为是一级致癌物,对人体有明确的致癌作用。

  此外,吃烧烤很多人喜欢喝酒,加上酒精的刺激,会进一步灼伤肠胃黏膜,造成肠胃黏膜糜烂,长期下去形成溃疡性慢性肠胃炎,如果这种病久治不愈,就会发展成肠胃癌。

640.webp (2).jpg

  2.麻辣烫

  街边麻辣烫一般都不贵,利润空间有限,很多商贩为了提高利润会降低食材的质量,一些被工业原料处理过的食材虽然外表光鲜,但肯定会损伤肠胃。

  同时,麻辣烫又麻又辣又烫,本身就十分刺激肠胃了,会导致肠黏膜不断增厚,长期下来,很容易诱导癌症发生。

  3.加工肉制品

  加工肉制品包括以腌、熏或发酵等方式而制成的热狗、香肠、火腿、腌肉、肉干、罐头肉或肉类酱汁等。

  研究发现,每天食用50克的加工肉制品可使患结肠癌的风险增加18%。

  

  来源:中医养生、BTV养生堂、BTV我是大医生官微、医路向前巍子

  编辑:王强

  校对:高雅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0 条评论
慢病界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E-mail:mbj@ncd.org.cn 京ICP备09085420号-2 法律顾问: 北京特派律师事务所 网站制作博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