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我国慢性疼痛患者超3亿,疼痛已成第三大健康问题 下一篇: 最新调查:我国过半成人超重,高学历男女胖...
分享到:
当前位置 : 资讯 > 热点
每21秒就有1人死于这种疾病,救治需分秒“B”争!
2021-10-29
来源:健康中国、温医大附一院、健康中国头条
11005
0
警惕卒中症状,尽早识别救治!

  

  2021年10月29日是第16个“世界脑卒中日”。今年宣传主题是:“警惕卒中症状,尽早识别救治!”,口号是“分秒‘B’争,救治大脑”。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和经济负担高的“五高”特点。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报告,全世界每4个人中就有1个人会发生卒中,每6秒钟就有1个人死于卒中,每6秒钟就有1个人因卒中而残疾。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的数据显示,在我国,卒中是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是严重危害中国国民健康的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幸运的是,作为一种由生活方式、环境、遗传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导致的疾病,大量临床研究和实践证明,脑卒中可防可治。

  

一、脑卒中的临床表现

  脑血栓形成可发生在任何一段脑血管内,但在临床上以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及大脑中动脉的分支所形成的血栓较常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偏瘫、面瘫及对侧肢体感觉减退。

  大多数病人神志清楚,头痛、呕吐者较少见,但若大脑前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主干阻塞形成大面积脑梗塞时,病情较重,常伴有意识障碍和颅内压增高的症状。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栓形成,则多见眩晕、恶心、呕吐、复视、交叉性运动及感觉障碍、构音障碍、吞咽困难、饮水发呛等症状。

  

二、哪些时刻容易发生脑卒中?

  1、情绪过度兴奋时;

  2、从暖和房间突然到寒冷空间时;

  3、上厕所用力时;

  4、职场压力过大或过劳时;

  5、冬天洗澡时;

  6、夏天运动大量出汗时。

  

三、怎么样快速识别?

  我们可以通过“中风120”或“BE FAST”方法快速识别是否发生了中风。

  1、“中风120”

  “1”张脸:口眼歪斜,吃东西流口水,不能鼓腮,言语含混说不清。

  “2”只胳膊:手伸出来,双手放平。数十下。如果两边肢体还是保持平的和中风无关。中风发作的时候一侧肢体会掉下来。

  “0(聆)”听语言:判断完全性失语(一个字都说不出来)还是不完全失语(找不到词去表达清楚)。

 

  2、“BE FAST”

  “B”:Balance是指平衡

  头晕,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突然出现行走困难;指鼻试验不稳准。

 

  “E”:Eyes是指眼睛

  突发的视力变化,视物困难,包括复视,单眼或双眼视力障碍,视野缺损等。

 

  “F”:Face是指面部

  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

 

  “A”:Arms是指手臂

  手臂突然无力感或麻木感,通常是出现在身体一侧。

 

  “S”:Speech是指语言

  言语困难、理解困难。

 

  “T”:Time是指时间

  上述症状可能意味着出现中风,请勿等待症状自行消失,立即拨打120获得医疗救助。

 

 

四、发生脑卒中怎么办?

  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及时发现卒中的早期症状极其重要,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效果也就越好。患者在发病后立即送达有救治能力的医院或卒中中心单位,得到规范的治疗,可增加恢复的机会,提高生活质量。

 

  1、如何进行康复治疗?

  脑卒中患者常存在各种后遗症,包括肢体活动障碍、言语不清等,严重影响生活。及时的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后遗症的恢复至关重要。理论上讲,只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即可进行康复治疗,越早的开展规范的康复治疗,患者预后将会越理想。

  脑卒中的康复治疗包括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矫形器治疗、中国传统治疗以及康复护理等。康复治疗需由康复医师、治疗师、护士共同进行,针对各方面后遗症进行分析评定,制定个体化、规范化的康复治疗方案,开展综合、全面、系统的康复治疗。

  

2 、如何进行坐位平衡训练?

  坐位平衡训练,可帮助患者增强身体躯干肌肌力,尽快恢复坐位平衡力。

  床上坐位法:

  ①头部要直立。

  ②躯干背后垫枕头,保持躯干伸展。

  ③髋关节尽量保持90°屈曲,重量均匀分布于臀部两侧。

  ④双手交叉放于床前桌上或枕头上,高度要适当。

 

  轮椅坐姿法:

  ①腰部放置一个枕头,促进躯干保持伸展。

  ②病人双手前伸,肘放在桌上。

  ③臀部要尽量坐在轮椅坐垫的最后方,防止身体下滑。

  ④双足平放地上,或平凳上。

 

五、脑卒中的19个可控危险因素

  所谓“防”,是要积极发现和控制危险因素。过去30年里,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流行呈明显上升态势,脑卒中的疾病负担也因此水涨船高。控制危险因素不仅是预防脑卒中发生及再发的重中之重,还兼有一石多鸟的作用,对于减轻冠心病、血管性痴呆等疾病负担也有裨益。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为不可干预性和可干预性两类。前者主要包括年龄、种族、遗传因素等,非人力所能改变;后者根据全球疾病负担报告,主要包含5大类共19个危险因素,分别是代谢因素(包括高收缩压、高空腹血糖、高体重指数、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肾功能不全)、饮食结构因素(包括高钠饮食、高红肉摄入、低水果摄入、低蔬菜摄入、低全谷物摄入、饮酒)、环境或职业因素(包括PM2.5污染、固体燃料相关的家庭空气污染、过高或过低的环境温度、铅暴露)、吸烟或二手烟暴露以及体力活动缺乏。

  2019年,全球87%的脑卒中可归因于以上危险因素,其中又以高收缩压、高体重指数和高空腹血糖为三大首要危险因素,需格外重视。此外,心房颤动或瓣膜性心脏病也是脑卒中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需及早干预。按需规律体检,早期筛查诊断,并积极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辅以必要的药物治疗有针对且有效地控制上述危险因素,有助于从源头上减少脑卒中的发生及再发。

  

六、怎样预防脑卒中发生或复发?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的防治脑卒中。

  (一)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应注意以下7点:

  1、清淡饮食;

  2、适度增强体育锻炼;

  3、克服不良习惯,如戒烟酒、避免久坐等;

  4、防止过度劳累;

  5、注意天气变化;

  6、保持情绪稳定;

  7、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发现问题早防早治。


  (二)有相关疾病的患者应重点注意以下5点:

  1、高血压患者,应注意控制高血压;

  2、高血脂症患者,应注意控制血脂;

  3、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

  4、房颤或有其他心脏疾病患者,应控制心脏病相关危险因素。

  5、有以上疾病的患者,应定期到医院复诊。

  来源:综合自健康中国、温医大附一院、健康中国头条等

 

  
0 条评论
慢病界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E-mail:mbj@ncd.org.cn 京ICP备09085420号-2 法律顾问: 北京特派律师事务所 网站制作博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