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秋天养肺要“温润静” 下一篇: A型血更易得癌?O型血糖尿病风险高!你的...
分享到:
当前位置 : 科普 > 医学前沿
“盲吃”肺癌靶向药,不靠谱
2020-07-17
来源:慢病界
11412
0
靶向治疗以癌细胞的突变基因为“靶子”,通过靶向药对这些突变基因展开攻击,从而特异性的杀灭癌细胞。

  

(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 高晓方)靶向治疗以癌细胞的突变基因为“靶子”,通过靶向药对这些突变基因展开攻击,从而特异性的杀灭癌细胞。

打个比方,靶向药就如同“生物导弹”,在突变基因这个“GPS”的精确引导之下,对癌细胞实施“斩首行动”而不伤及周围正常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并不是一种靶向药包打天下,而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同的突变基因对应着不同的靶向药。目前针对肺癌不同突变基因的上市靶向药已多达十余种。

距国内首个肺癌靶向药吉非替尼上市已有十余年时间,在此期间靶向药已成为肺癌治疗的主流药物,显著延长了肺癌患者的生命并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在靶向药应用之前,医生都会建议做基因突变检测;基因检测价格不菲,而且通常都需要取组织标本。很多患者会有这样的疑问,能不能不做基因突变检测就直接吃靶向药,就是所谓的“盲吃”?答案是这种做法并不靠谱。

肺癌靶向药之所以效果好,原因就在于它有明确的基因突变靶点。如果不进行基因检测,就无法得知患者是否具有这个靶子。在此情况下“盲吃”靶向药,就如同把精确制导炸弹没有目标的到处乱扔,可想而知可以消灭多少敌人。

此外,肺癌具有EGFR、ALK、ROS1等多种基因突变,每种突变都有特定的靶向药。因此,即便是患者存在基因突变,由于“盲吃”时无法知道哪种靶向药最为适合,仍有可能“背道而驰”用错药物。例如,ALK基因突变被称作“钻石突变”,原因在于很多患者在靶向药治疗下生存时间超过5年。但是,如果ALK基因突变患者“盲吃”了吉非替尼等EGFR靶向药,那结果无疑是南辕北辙、人财两空。

有些患者要求“盲吃”肺癌靶向药是因为无法提供活检组织标本,原因或是畏惧支气管镜或肺穿刺等微创性检查,或是身体条件较差无法耐受这些检查。如果是前者,那这种畏惧心理大可不必,这些微创检查发生风险的概率很低,绝大部分患者都能顺利完成,而且获取的活检组织标本对疾病的确诊和治疗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如果是后者,那么新型的“液体活检”技术也可以对血液、胸水等进行基因检测,起到替代补充作用。

有些患者要求“盲吃”肺癌靶向药是觉得基因检测费用太贵,不如省下钱来直接买药。基因检测价格确实不菲,需要几千甚至上万元。那么这笔费用究竟值不值呢?首先,没有基因检测结果“盲吃”靶向药,医保是无法报销的。其次,“盲吃”靶向药造成的治疗时机延误和副作用影响无法用金钱衡量。第三,“盲吃”靶向药即便有效,后续耐药后的治疗调整,如没有基因检测指导仍会是一头雾水无从选择。

有些患者要求“盲吃”肺癌靶向药是担心基因检测耗时过长,耽误病情。基因检测的周期通常为一周左右,并且随着技术进步所需时间还在进一步缩短。即使再加上前期支气管镜或肺穿刺活检以及病理检查的时间,也不会超过几周,这种短暂间隔不会影响到靶向药的后续疗效。靶向药是治疗肺癌的“大杀器”,但这种利器也需要合理应用才能发挥最大潜能。遵照医生建议进行适当的基因检测,杜绝不科学的“盲吃”,才能为靶向药装上“火眼金睛”,最大限度的帮助肺癌患者恢复健康。

来源:健康时报网

  
0 条评论
慢病界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E-mail:mbj@ncd.org.cn 京ICP备09085420号-2 法律顾问: 北京特派律师事务所 网站制作博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