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每天每公斤体重的铜需要量婴幼儿为80μg,较大的儿童为40μg,成人为30μg。美国提出成人铜的RDA为2~3mg,婴儿为5-10 mg。对于长期接受肠外营养的病人,推荐输注液中每天每公斤体重加入20~30μg的铜。
正常人体内的含铜总量约为100~150mg,其中约50~70%在肌肉和骨骼中,20%在肝脏中,5~10%在血液中。少量存在于铜酶中。正常人全血铜含量约为100μg%。
通常成人每天可从膳食中得到2.5~5mg的铜,可充分满足机体需要量。牛乳含铜量很低,约为0.015~0.18mg/L。人乳含铜量高于牛乳,但随着哺乳期延长含量逐渐降低。因此,在以牛乳进行全人工喂养间或在母乳喂养的后期,应当注意铜的补充
铜元素对机体的重要作用:
1.大脑的“益友”
铜与锌、铁一样是大脑神经递质的重要成分。铜缺乏可使脑细胞中的色素氧化酶减少,活力下降,使记忆衰退、思维紊乱、反应迟钝,甚至步态不稳、运动失常等。想要有一副健康灵活的大脑,离不开铜元素这个益友。
2.心脏的“卫士”
美国科学家提醒大家,在寻找心脏病的致病因素时,不可忽视铜元素缺乏这个诱因。铜元素在人体内参与多种金属酶的合成。氧化酶是构成心脏血管的基质胶原和弹性蛋白形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并且胶原是将心血管的肌细胞牢固的连接起来的纤维成分,弹性蛋白具有促使心脏和血管壁保持弹性的功能。因此,铜元素缺乏,此类酶的合成减少,心血管无法维持正常的形态和功能,给冠心病可乘之机。
3.造血的“助手”
众所周知,铁是人体造血的重要原料。人体所需的铁来源于食物,但是食物中的铁是二价铁离子,只有二价铁离子转化为三价铁离子才能被机体利用。铜元素的活性物质——血浆铜蓝蛋白,就是将二价铁转化为三价铁的利器。如果体内缺铜,血浆铜蓝蛋白的浓度降低,导致铁难以转化而诱发贫血症。
4.癌症的“克星”
癌症专家的最新研究表明,铜元素可抑制癌细胞的生长,诱导癌细胞“自杀”。故健康人摄取足量的铜可防范癌症发生,而癌症病人补铜可阻止癌细胞的繁衍,缓解病情,加快康复。
5.助孕的“新星”
产科医生研究,妇女缺铜就难以受孕。即使受孕也会因缺铜而削弱羊膜的厚度和韧性,导致羊膜早破,引起流产或胎儿感染。故女性要想生出一个健康聪明的小宝贝,也须借助铜元素的一臂之力。
6.抗衰老的“能手”
人体的衰老与体内的自由基的代谢废物有很大的关系。其中的羟自由基,毒性最强,不但会通过脂质过氧化反应损害细胞膜,而且会破坏细胞核的遗传物质,导致细胞死亡。此外,还可使许多重要酶的活性降低甚至消失。研究表明,含铜的金属硫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等具有较强的清扫此种代谢废物的功能,保护人体细胞不受其害,可见铜元素在抗衰老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7.流感的“天敌”
英国药物学联合会的专家们最近找到了一种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最简便办法,就是将维生素C与铜元素结合起来服用,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实验证明,人体摄入足够的铜,可在侵入人体的流感病毒表面聚集较多的铜离子,从而为维生素攻击流感病毒提供有效的“靶子”。并且维生素C与病毒表面的铜离子发生作用,构成一种可以分离的含有活性氧离子的不稳定化合物,促使含有蛋白质的病毒表面发生破裂,进而置病毒于死地。
8.防治白发的“灵丹”
人的头发为何早白?体内缺铜是一个重要原因。缺铜造成人体内的酪氨酸酶形成障碍,导致酪氨酸转变成多巴的过程受阻。多巴为多巴胺的前体,而多巴胺又是黑色素的中间产物,最终妨碍黑色素的合成,最后引起头发变白。欲求黑发不衰,补足铜元素是有效的一招。
9.解毒的“圣手”
诱导合成金属硫蛋白(MT),而MT可与镉、汞等有害金属结合,使之失去毒性。
治疗及预防:
①可用1%硫酸铜溶液,每天口服2~3mg。亦可用葡萄糖酸铜。
②使用TPN的病人用30mg铜加入输液中,可预防铜缺乏。
③婴幼儿可用猪肝做成肝泥或与瘦肉做成肉饼作为辅助治疗食品或作为预防性食补。
④食用含铜元素高的食物。如谷类(小麦、黑麦)、豆类(蚕豆、豌豆)、坚果(核桃、腰果)、动物肝脏、肉类、贝类、鱼类等。